中新网南宁12月7日电(陈沿佑)“截至今年10月,广西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4151万千瓦时,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8.8%。清洁能源连续5年全额消纳,累计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267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国前列。”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莫前锋7日介绍。
当天,广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莫前锋介绍,当前广西重点围绕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化能源领域改革等三方面举措,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优化能源发展布局,持续大力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同时加快新型储能发展步伐,推进南宁抽水蓄能、首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新能源材料到汽车后市场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翻了近两番,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广西模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莫前锋说。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的重中之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索申敬介绍,广西正以全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契机,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完) 【编辑:刘阳禾】
12月7日,由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主办的数实融合暨数字物流产业带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国内首份《数字物流产业带报告》,首次以数字物流与社会实体融合的视角洞察中国产业带发展,旨在通过运输环节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各个产业运用数字货运助力经济发展的成果。
通过对满帮集团平台上近一年上亿份数字物流订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了全国数百个数字物流产业带,它们分布于不同省份,有的“成名已久”,如四川眉山-酱油产业带,有的是“行业新贵”,如江苏常州-面膜产业带,通过对产业带的分布、增速、聚集分析,形成了数字物流产业带报告。
报告包含了“物流数字化视角下的产业带分布”、“数字化产业带区域榜单”、“从物流数字化看趣味产业”等几大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数实融合”经济发展新格局下,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变化。满帮也表示,希望这份报告不但能对中小企业寻找商机有帮助,也希望能够给司机提供一个货物趋势的洞察,帮助他们到各个地方更好的接单和提供服务。
一个趋势:数实融合深入推进 数字货运接受度进程加快
物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连接着千行百业的货物流转效率,运营成本高低。近年来国内数字物流取得长足发展,从“小黑板”到“APP”,短短十年,以满帮为代表的数字货运平台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公开、透明的车货信息交易平台,铸就了新时代物流的数字基础设施。
如今的数字货运已经实现智能化车货匹配和线上交易,不但能帮助企业轻松找车,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运力解决方案,还能帮助企业整合、管理、调度车辆司机等运输资源,促进产业链效能提升、扩大生意半径。数字物流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千万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数字物流渗透率近年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实体对数字物流接受度不断提高。报告显示,内陆地区近几年迈入数实融合快车道,过去一年物流数字化增速达27%,西部地区的渗透率增速最快,其中,西北五省产业带数量对比上周期增幅超百,新疆由56个增长到135个,增速高达141%,物流数字化向高原“爬坡”。而起步早、底盘大的沿海地区,依然保持着15%的高增速,实体经济与数字物流的深度融合正在各行各业各区域如火如荼的上演,数字物流正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成长为“大动脉”。
两个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协同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物流作为社会经济流转的“底座”,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化都反映在了物流数据的变化里。
报告显示,近一年全国数字物流订单平均运距比上一周期缩短4%,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带运输距离均有10%以内的缩短。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持续加速。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空间发展的多中心模式显著加强,城市群和都市圈作用不断提升。从绝对运距数据看,“包邮区”(江浙沪)所在的长三角地区运距最短,相比之下,中西部、东北部平均运距超千公里。具体到城市集群,珠三角的一体化加强效应最为明显,运距较去年同期整体缩短35%,其次分别为是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
此外,通过数字物流产业带前后周期的变化,还能清晰反映出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个梯队:数字物流产业带沿海集聚特征明显 山东产业带数量傲视全国
数字物流视角下的产业带多寡与当地GDP水平关系并不显著,更多是与当地资源储备和所处上下游位置等因素有关。
从产业带数量上来看,呈梯次发展特征,分别为以山东、江苏、湖北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以新疆、湖南、重庆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以天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第三梯队,其中山东以超数十亿吨的发货量傲视全国,成为全国数字物流产业带最全的省份,也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物流融合程度最深的省份。
整体来看,数字物流视角下各个省份均有诸多特色的产业带分布,无论是“世界屋脊”的西藏、还是“三江之源”的青海,无论是“极北之地”的黑龙江,还是“天涯海角”的海南岛,都有超50个数字物流产业带,数字物流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案例正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
四张榜单:数字物流产业带“百花齐放”多角度绘就“产业地图”
报告包含了“数字物流产业带20强”、“部分省份top产业榜单”、“农产品产业带top20”、“特色县域产业带”榜单,四张榜单叠加绘就了一张生动的数字物流产业带地图,不但真实反映了各省份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还为市场买卖双方搭建优质货源桥梁,为全国各类优质货源提供信息链路。
“数字物流产业带20强”榜单展示了运用数字物流承运最多的20类货物,其中河南独占4席,均与农业、餐饮相关,河南无愧“粮仓”之名,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做出了巨大贡献。
满帮表示,集团致力成为千万中小企业一站式物流平台,赋能企业更具物流竞争力,帮助司机提升收入,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社会物流效率,支撑实体经济更好发展,做各行各业产业链商流背后的“无名英雄”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底座”。